
為降低旱情影響,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溶溪鎮的農民抓緊有利時機搶收水稻,**糧食顆粒歸倉。胡程攝/光明圖片
“劉奶奶,快把桶拿出來,我們給你擔水來了。”8月18日上午,在重慶市潼南區梓潼街道奇龍村,村黨支部書記楊濤正挑著滿滿兩桶清水,來到用水困難的村民劉胡容家門前。
7月以來,重慶持續高溫,烈日炙烤著大地,也煎熬著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心。面對旱情,各地黨員干部和群眾一道,全力以赴抗旱減災保生產。
旱情發生后,潼南區迅速撥付黨費91萬元,組織動員397個黨員突擊隊,6700余名黨員干部持續奮戰在送水保供、作物保收前線,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期盼。
在萬州區天城街道,連日高溫導致部分居民嚴重缺水,情況危急。街道全體職工取消休假,全員行動,迅速多方籌集捐贈600桶生活用水、400件飲用水。為偏遠山區群眾送去急需水源,全力幫助群眾渡過難關。與此同時,墾鑫農業有限公司生產用水水源地干涸,1.6萬頭存欄生豬“喊渴”。天城街道黨工委組織黨員干部趕緊調來專用儲水袋、市政灑水車解決企業燃眉之急,同時會同專業技術人員翻山越嶺為企業尋找到備用水源地,保障企業日常生產不斷檔。
一大早,江津區永興鎮艾家村村民何啟福,看到一車車自來水被送到家門口,高興得臉上樂開了花:“政府給我們送水來了,真是太及時了!”
艾家村地勢偏高,受連日高溫影響,村民用水不足。為解決用水問題,7月16日起,鎮里安排應急供水小分隊專門送水,為村民送去了清澈干凈的自來水,**了村民喝水難題,保障了群眾生活供水。
做好抗旱同時還要保供電,國網江津區供電公司主動對接政府部門,及時解決各種用電問題。“為了保障農業灌溉用電,供電所對供區100多個排灌站的線路和設備進行了巡視檢查,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。”江津區供電公司油溪鎮供電所所長邱熾說。
在合川區龍市鎮缽耳村,2000畝晚熟水稻進入抽穗灌漿關鍵時期。龍市鎮人大主席團組織人大代表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查,商討引水方法,聯系鎮供電部門做好抽水灌溉供電工作,與水利部門協調灌溉計劃安排,聯系高標準農田作業單開溝引渠,促進農業生產。同時,鎮人大主席團還發動干部群眾多方尋找水源,維修管道和水池,合理采取引水、抽水等措施,全力保障群眾生產用水。
早上6點,趁著氣溫還沒有攀升,在綦江區石壕鎮石泉村辣椒種植大戶吳開友的辣椒基地里,黨員干部們一人一個手提籃,熟練地進行辣椒采摘。經過近2個小時的勞作,500余斤鮮辣椒盡收入籃。
“大家幫我采摘辣椒很及時,如果再不采摘就要爛在土里了。今年天干,辣椒收成不好,再請人采摘的話成本就高了,我特別感謝他們。”吳開友說。
今年,石壕鎮發展辣椒產業1000多畝,受連續干旱高溫天氣影響,辣椒產業歉收。連日來,石壕鎮組織黨員干部、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幫助農戶搶收辣椒,抗旱保收,大限度減少干旱給種植戶造成的經濟損失,盡量為群眾排憂解難。(記者 張國圣 李宏)
——文章來源于人民網